近日,福建省泉州市提出,啟用泉州市物業項目管理系統,督促物業服務企業規范改進小區公共收益公示工作,推進物業服務升級,規范小區公共收益管理,讓小區公共收益成為“明白賬”。
為破解小區公共收益管理難題,讓業主切實行使對公共收益的管理權、使用權和收益權,多地探索完善小區公共收益管理,讓公共收益取之于公、用之于公。
設立共管賬戶
針對小區公共收益監督難等問題,安徽省合肥市出臺《合肥市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條例》,提出住宅小區公共收益應當單獨列賬,接受業主監督。業主大會成立前,物業服務企業應當與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設立公共收益共管賬戶;業主大會成立后,業主大會可以決定與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設立公共收益共管賬戶。實行公共收益共管賬戶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對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使用公共收益的程序、范圍、額度等加強監督,規范公共收益使用;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對公共收益共管賬戶進行監督管理。
比如,合肥市蜀山經濟開發區紅皖家園小區2019年試點設立小區公共收益共管賬戶,如今小區公共收益信息透明,物業服務企業與業主關系融洽。據了解,該小區公共收益共管賬戶由社區和業主委員會共同管理,使用公共收益時,需由社區指導和監督業主委員會召開業主大會,討論通過且共管雙方均同意后,方可提取公共收益。同時,雙方定期將公共收益的收支情況向全體業主公告。
為解決小區停車難題,北京市西城區西便門東里小區與停車管理公司探索“物業管理委員會賬戶+共管賬戶”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共管公共收益。由于物業管理委員會專用賬戶性質為臨時賬戶,不能進行現收現付業務,而“共管賬戶+物業管理委員會賬戶”模式可以先在停車管理公司名下設立共管賬戶,該賬戶屬于一般賬戶,可以生成收費二維碼;停車費收入進入共管賬戶后,再根據與銀行簽訂的協議,將共管賬戶資金按期自動劃轉至物業管理委員會賬戶,單獨列賬,共管賬戶由物業管理委員會和停車管理公司共同管理,停車管理公司是“會計”,物業管理委員會是“出納”,停車管理公司每月的經營成本需物業管理委員會授權后方可支取,在方便業主繳費的同時保證資金安全。
福建省明確,業主大會成立后,業主委員會應當建立公共收益管理制度,開設公共收益專項銀行賬戶,實行專戶管理,禁止與其他賬戶共用;未建立公共收益管理制度的,業主委員會應當在每季度第一個月的月底前,將上一季度公共收益存入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專戶。其中,泉州市要求加快推動未建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專戶的住宅小區補建專戶,規范公共收益繳存和使用。
實行統一代理記賬制度
上海市引導有條件的街鎮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式,聘請專業社會服務組織,為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提供公共收益記賬管理等服務,幫助業主管好、用好公共收益。
福建省廈門市實施住宅小區公共收益統一代理記賬制度,以區或街(鎮)為單元,依法依規遴選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對所轄區域內的住宅小區公共收益統一代理記賬,強化小區財務管理,提高公共收益收支和管理透明度。
其中,杏林街道試點業主委員會設立專戶后,由銀行確定代理記賬的第三方機構,由街道確定負責審計的單位,形成多方共同監管,小區每個季度出一份流水賬目,年底出一份審計報告,并通過電子平臺公示,接受全體業主查詢。殿前街道引入銀行作為第三方監管,設立專戶,明確由屬地居民委員會對大額轉賬進行監督,從前端防范個人違規操作造成的公共收益安全風險,并建立事后審計及定期公示制度,讓小區公共收益管理“陽光透明”。
泉州市推動落實公共收益審計工作機制,督促住宅小區公共收益管理單位委托第三方審計機構對上一年度公共收益收支情況進行審計。
信息線上監管
為進一步推動小區公共收益中經營性收益監管工作的開展,浙江省杭州市自2019年開始,圍繞“遵循政府搭建平臺、相關主體自愿參與、信息及時歸集、接受業主查詢監督、街道社區指導監管”的原則,啟動實施物業經營性收支信息公示試點,目前已在全市范圍深入推廣。
其中,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應當于每月10日前將上月物業經營性收支項目、金額、摘要等錄入信息平臺;業主經實名認證后,可以通過信息平臺查詢本人所在物業管理區域的經營性收支情況。業主對查詢和公示的信息有異議的,可及時向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提出,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應及時答復;對答復仍有異議,也可向屬地街道、社區反映,街道、社區應及時協調處理。
福建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組織開發了福建省住宅小區公共收益信息管理系統,要求各設區市(含平潭綜合實驗區)物業管理主管部門督促指導縣(市、區)物業管理主管部門切實履行住宅小區公共收益日常監管職責,督促物業服務企業每季度在省公共收益系統以及住宅小區醒目位置公示公共收益收支情況。
摘自 《中國建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