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表現心理
這種心理在青年工人身上較突出。他們雖然進廠時間短、工作經驗不足,但常常表現的很自信,很有把握,在別人面前喜歡表現自己的能力。有的不懂裝懂、盲目操作,有的一知半解充當內行,生硬作業;甚至有的橫充“好漢”,亂摸亂動。對這些好自我表現的心理,如果不及時加以糾正或制止,是很危險的。
經驗心理
持有這種心理狀態員工的特點是憑自己片面的“經驗“辦事,對別人合乎道理的勸告常常聽不進去,經常說的話是”多少年來一直是這樣干的,也沒事“。有的技術上有一套、工作熱情很高的老工人發生事故,多數原因在于過分相信“自我經驗”上。
僥幸心理
完成一些操作,往往可以采取幾種不同的方法。但有些安全操作方法往往較為復雜。而存在僥幸心理的人從圖省事出發,常把安全操作方法視為多余的,理由是“別的省事方法也不定出事故”。把“不一定”這種“偶然”當做“一定”的“必然”。于是對明明要注意的安全事項也不去注意,明令嚴禁的操作方法他照樣去做。這種人常常是出了事故才后悔莫及。
隨眾心理
這是一種較普遍的心理狀態,絕大多數人在不同場合,不同環境下都會有所表現。例如有一個鑄工車間,多數人是赤膊工作,而少數穿衣服作業的人就會跟著赤起膊來;有一個機械加工工段,常有人帶手套操作機床,而且沒有人去糾正,后來有這種違章現象的人越來越多。這就是不少單位有章不循,出現集體違章作業現象的原因。
逆反心理
這種心理狀態常常表現在被管理者對管理者的關系緊張的情況下,持這種心態的員工往往氣大于理,他的指導思想常常是“你要我這樣干,我非要那樣做”。于是,由于逆反而違章工作,以致發生事故的事不乏其例。
反常心理
人的情緒的形成通常受到生理、家庭、社會等方面因素刺激反映這種心態的現象很多,例如處于更年期的員工,有時會莫名其妙的情緒煩躁、忘性大;夫妻間爭吵后上班的員工,多數心情急躁或悶悶不樂;有孩子生病在家或家有牽腸掛肚之事的員工,在崗位上會心神不定,等等。